首頁 > 台中 > 專欄

康百視雜誌 > 2015年11月
 

與環境共生的綠色校舍:東海大學音樂系暨美術系館

林柏陽/文.圖 秀瑛/譯

初見音美系館,首先會被其特別的外型吸引,在基地的涵構(請見小辭典)上是一望無際的草坪,兩棟頭尾相對的校舍以綠地的開放空間來分享彼此,不論站在哪個角落觀看全景,總有一眼無法望盡的感覺。在外圍環視周圍,卻有不同的感覺和驚喜,各立面好似無法以統一的設計語彙和美感邏輯概論之,視為一體時卻絲毫沒有違和感。

最奇特的是,兩棟間圍塑出的中庭廣場,站在草皮廣場觀之,兩面斜相對立的曲面牆,往天際延伸,而狹長的建築本身亦似兩把箭,各自朝相反的方向延伸,分離的張力強烈,其間卻只以一條細細的空橋銜接,力量的節點凝結在橋中心。如此看似衝突矛盾,卻又彼此相關的視覺經驗,是怎麼並存的?

東海大學音樂系暨美術系館 東海大學音樂系暨美術系館
左圖:兩棟建築間的中庭廣場以大量草皮與綠樹而非人造硬鋪面為中介。

形隨機能的理性設計思維
20世紀初,建築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,受社會思潮影響而來的現代主義,主張揚棄多餘的裝飾而回歸本質,建築應「由內而外、結構形式和外觀隨著機能應運而生」的觀念於焉興起,而美國建築師蘇利文 (Louis Sullivan)著名的「形隨機能(Form follows function)」設計準則,也成為現代主義追隨者朗朗上口的教條。

音美系館的建築構成也是在這樣理性的思維下,順應空間機能和環境條件而來。音樂系教室多為獨立琴房與好的隔音空間,為了隔音需要減少了開窗的面積;具備演奏功能的階梯教室,要避免柱子破壞空間的完整性;美術系教室因需要大量光線,所以開大面窗戶……這些與學類性質息息相關的功能,均可從空間結構反應至外觀。這兩棟以理性為設計準則的建築群體,為何能給人不落窠臼、創意十足的校舍印象呢?

東海大學音樂系暨美術系館 東海大學音樂系暨美術系館
左圖:企圖將柱、梁、樓板……等垂直水平的結構拉出盒子外。
右圖:半戶外空間中運用紅磚點綴出大肚山上特有的紅色土壤。

構築性豐富的流動空間
原因在於,負責設計的楊家凱建築師在有條有理的平面配置下,暗藏著特別的形式設計。一般以機能為導向的設計往往非常直接,基於預算的考量,容易將所有空間集合並容納在一個各邊直角的方盒子內,但是音美系館則企圖將柱、梁、樓板等垂直水平的結構拉出盒子外,讓各元素獨立出來,並強調其相互搭接的構築細節,讓「線條」構成「面」的視覺感受更加外顯;並藉由「面」與量體脫開的手法,讓建築產生破口,產生許多虛實互相映照的半戶外空間,透過線性廊道與量體的彼此串聯,也降低建築群的量感並創造水平向度的延伸感。

此外,為了讓動線清楚,並兼顧各教室之採光與通風,所以常容易出現單邊走廊的教室長廊空間,但在大學教育中,人際關係的建立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,往往比具體的知識體系更為重要,為了呼應這一點,楊建築師在音美系館的設計中,企圖在動線上製造許多空間節點(請見小辭典),空間節點的用意不僅是動線上視覺的轉換,更可以是人們相約的會面點或是討論交流空間等,學生可以將其視為創作的舞台,或是成果的展示空間,讓學習場域突破教室界線,由室內延伸至半戶外空間。

與環境共生的綠建築
由整體配置和座向來看,由於音美系館四周十分空曠,建築配置採東西向,能使教室的主要開窗面為南北向、避開炎熱的日照,將樓梯配置在東西側以遮擋東西曬問題。兩棟之間保持著既緊密又舒適的距離,巧妙的聯繫著彼此,而兩棟建築間的中庭廣場,以大量草皮與綠樹而非人造硬鋪面為中介,即可窺知建築設計對草地下水分涵養的關懷和對大地紋理的尊重,都是為了使建築本身與環境永續共生。

此外,建築群運用低調的大地色系材料,以清水混凝土、草坡、 空心磚、洗石子相互搭配,有兩個系所字樣的主牆面,也用紅磚點綴出大肚山上特有的紅色土壤,讓建築材料的質樸質感呼應四周的自然風景,使人在其中更能感受風、光、雨的浸潤。

東海大學音樂系暨美術系館 東海大學音樂系暨美術系館
左圖:曲牆選擇以菱形為構成曲面的最小單位。
右圖:透過大片曲面牆連接著草地,建築彷彿被掀開的大地圍裹住一樣。

在構築性上,透過大片曲面牆連接著草地,兩棟建築彷彿各自被掀開的大地圍裹住,發生緊密的連結,使原本流動感強烈的量體彷彿被環境凝固。曲面牆為了延伸草地的質感、也為了軟化剛硬的混凝土建築,以特意挑選的植被覆蓋。楊建築師曾說過:「建築的斜面上種菊越蔓,生長緩和,不會影響結構,等到綠藤長滿了,從空中鳥瞰,就像兩道綠浪從牧場拍打上來。」這個高明的手法,讓視覺產生柔軟的感受,也模糊了景觀與建築的關係。從遠方往音美系館眺望,建築與草地因此沒有明確的界線,在其中穿梭的人們也沒有從固定的方向進入此空間,入口既像是在草裡、又像是在牆上、或是在樓間,因此沒有所謂的正立面或正面的思考,而是一個等待空間發生事件的立面,十分有趣。

向路思義教堂致敬
東海大學有著濃厚的人文風格建築配置,而著名的路思義教堂更是校園配置軸線的關鍵。教堂完工於1963年,由建築師陳其寬與貝聿銘共同設計,為中台灣第一座以現代主義精神建造之基督教禮拜堂,以倒飛燕形式的外觀為人熟知,飛燕翅膀捨棄傳統垂直水平的結構系統,由兩側大曲面組成,其簡潔而洗鍊的構築方式和飛揚飄逸的形式讓人驚歎,讓建築成為中台灣最早的地標。然而突出之處不僅在外觀,大曲面由菱形結構組成,質樸的質感讓人目光專注在排列整齊的形狀中,當菱格整齊劃一的向上延伸,便產生「數大是美」的視覺感受。

音美系館也各有一片被地面包裹的大面曲線外皮,其結構形式與路思義教堂相似,彷彿將教堂的兩面翅膀一分為二,在音樂與美術系館各留下一個剖面的半開放空間,唯一不同的是,菱格由單純結構轉化為植草的容器。

另外,美術系館東側與音樂系館的西側穿廊為遮擋日照,設計了菱形採光窗。菱形由兩個對稱的三角形組成,數學中的曲面可由最基本的組成單位:三角形組成,數量愈多的三角形愈可讓曲面平滑,因此在現代建築中,前衛的自由形體建築常由三角面所構成,音美系館選擇以菱形作為構成曲面的最小單位,除了結構的客觀因素外,顯然也是為了向路思義教堂別出心裁的結構致敬,也讓象徵東海校園紋理的重要視覺元素,延續到第二校區。

到底學習是什麼?學習的環境又該怎樣?大學生和幼稚園的學習本質,是相似還是各異?除了提供必要的硬體設備,建築作為事件的容器,還能以什麼樣的角度,實踐建築根植於地方所必須回應的社會責任?這些問題,一直是建築設計者在面對不同客觀條件時,需要常懷心中質疑自己的課題。

校園建築身為高等教育的搖籃,必須創造合宜且具吸引力的場域,以誘發和激盪各種學習,尤其是需要藝術創造力和想像力的美術系與音樂系館,更期待建築能達到潛移默化的功力,使其中激盪的情感、創意能爆發成為作品。

楊建築師在彼此獨立又相互映照的建築關係中,以建築皮層與大地紋理交融的瞬間,形成半地景建築,讓音符凝固於建築的形體中,也讓空間中流動的線條,隱喻其中蘊含的跨界交流,「表裡合一」的一致性,讓音美館本身成為獨一無二的作品,更是最切題的跨界場域!

名詞小辭典
涵構:指建築物所處的基地環境,範圍包括土地的自然、人文關係,與「紋理」意義相近。
空間節點:平面動線的交會點或是停留點,可以誘發事件發生的空間。

東海大學音樂系館暨美術系館
位置: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
開館時間:2008年1月1日
設計者:楊家凱建築師、餘旋建築師事務所
建築特色:從校園紋理的角度出發,突破形隨機能的理性設計思維,與環境共生的半地景建築,讓部分的構築性向路思義教堂致敬,企圖以跨界交流為流動空間。

林柏陽專欄作者介紹:林柏陽
宜蘭人,大學在台中念建築,執業多年後在台中教建築。充滿熱情的建築人,永遠嘗試各種可能的設計師。關注建築的公眾性,認為建築是屬於大家的,而非個人;希望創造好的公共空間,提升市民的實際生活與美學。

2014年入圍ADA新銳建築獎,現為境衍設計事務所負責人,並擔任國立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。